11月20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王沪宁等在北京会见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代表。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11月20日电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20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切会见参加大会的新一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以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向他们表示诚挚问候和热烈祝贺。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文明委主任王沪宁参加会见并在表彰大会上讲话。

构建复兴伟业的精神坐标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精神文明建设纪实

新华社记者张晓松、黄小希、罗争光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托举伟大的梦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改革开放全过程,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全面展开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取得巨大成就。

潮涌催人进,风正好扬帆。五年来,精神文明建设挺起了中国脊梁、激发了中国力量、引领了中国风尚,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提供有力的思想指导、精神支撑、智力支持,构建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坐标。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起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方位,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

“中国人民拥有伟大梦想,更拥有为实现伟大梦想而吃苦耐劳、实干苦干的伟大精神。”

2017年1月26日,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了弘扬伟大精神对于实现伟大梦想的重要作用。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对此,经历过无数苦难与辉煌的中国共产党人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任务,确定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30多年来,亿万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用勤劳与智慧创造了物质文明发展的世界奇迹,也收获了精神文明发展的丰硕成果。


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领新时代的中国风尚——顺应筑梦圆梦的新阶段新特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创建活动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为精神文明建设指明方向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要求如何落实到城乡基层?理想信念的明灯如何永远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闪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中央文明委印发的《关于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指导意见》作出明确回答——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人民群众群策群力、共建共享、改造社会、建设美好生活的创举,是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是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要求落实到城乡基层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


  • 11月20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王沪宁等在北京会见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代表

  • 11月20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王沪宁等在北京会见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代表

  • 11月20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王沪宁等在北京会见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代表

为进一步推进公司文明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创建文明单位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扎实有效的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工作,

为激励员工创先争优

更积极主动地投入生产经营
国创中心近日特开展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活动
力求通过此次活动开展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理念
真正深入人心,成为集体记忆
形成国创中心鲜明的企业文化


ABUIABACGAAg_5Ki-gUo0c3VGzC4CDj4Bg
在这里,严谨细致、用心做事是一种习惯。就拿我们激光所增材制造来说,我们的生产打印过程具有耗时、繁琐、枯燥的特点,有些工艺流程看似简单,但整个过程容不得一丁点儿马虎,一定要遵循工艺规范,严谨细致。记得有一次铺粉刮刀未切平,结果导致铺粉不均,需从第一步重头再来。之后,我严记此次教训,坚持将严谨细致、用心做事的优秀传统慢慢渗透到自身近乎本能的习惯中。在随后的一个多月,每天坚持抽出时间练习怎样切平铺粉刮刀。养成严谨细致的习惯后,对我们生产打印的成功率有明显提升。

在这里,吃苦耐劳、踏实工作是一种习惯。自11月初接到一批工装打印任务以来,我们激光所增材制造组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尽心尽力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了12批共计301件工装的交付。这个项目是临时接的,而且客户要求交付周期短,超出我们团队现有正常生产负荷。接到这个项目后,部门负责人立即召开小组讨论会议,初步计算生产周期,安排生产打印计划。我们增材制造组严格按照生产打印计划,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完成了任务,做到了“商道即信道,说到就做到”!

在这里,刻苦钻研、持续创新是一种习惯。增材制造相比传统生产制造是“降维打击”,体现在“三维设计”上,所以增材制造三维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小组成员通过刻苦钻研,持续学习在设计支撑上取得了重大创新,实现了用更少的原材料设计出更优的产品,确保零件打印成功率更高,并且方便后续处理工艺流程的创新。在后续的工作中,我更要多思考,多留心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多想怎么解决问题,发扬我们团队勇于创新的优良作风,同时自己也享受到钻研和创新的乐趣。

                                                                                                                    ——张弛

ABUIABACGAAg85Si-gUorJzs-gQwuAg40AU

优秀来自于态度。在今年的中国创新方法大赛中,国创中心团队披荆斩棘,荣获湖南省创新方法大赛二等奖。这是团队成员首次参加这样的比赛,却能够在众多的队伍中脱颖而出,凭借的正是一股积极向上的态度。在参赛初期,由于缺乏经验和理论支撑,我们捉襟见肘。但正是积极认真的态度,使我们没有马虎了事,在参赛期间我们分工合作,与导师积极沟通,不断学习和改善我们的方案。对于具有严重漏洞和错误的项点,我们全盘否定,从零开始,不断地修正和改善参赛项目和比赛PPT。“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 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于细微之处见水平,方能彰显优秀。


让优秀成为习惯,需保持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在进入公司后很快就参与到城轨车辆智能运维系统的开发设计中,由于自己是轨道交通专业出身,因此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不断学习,为的是保证在后续开发中能提供动力支撑。另外在积极完成日常工作任务的同时,也响应公司“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的号召,踊跃参加公司举办的各类活动,一方面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另一方面促进与大家之间的交流,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势。

                                                                               ——王达 王志佳

ABUIABACGAAg1Jui-gUo2LPspwUwuAg40AU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需要我们保持快乐的工作心态,正确的工作方式,靠谱的工作习惯。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前不久参加全国工业APP和信息消费大赛,第一次参加这种全国比赛的我很慌张,因为疫情,比赛题目公布得很晚,留给我们开发一个APP的时间不到一个月。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准备两项比赛的参赛资料,我一时不知从何下手。在这个时候,我师父就非常耐心地指导我,让我先将所有要提交的材料整理出来,再将大目标分成小目标分到每天的任务中。按照这种方法我制定了开发计划,最终如期提交材料,现在也已经成功晋级决赛。从这次比赛中我成长了很多,也明白像师父那样优秀的人不是一两天就变优秀的,他们对自己有规划有目标,并坚定地朝目标迈步。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以后也一定能成为像他们一样优秀的人。

                                                                               ——王梅                                   


ABUIABACGAAgqZ2i-gUox4jQ7wMwuAg4qgY

如何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呢?一个有着不良习惯和品行的人,不仅遗祸自己,更会殃及他人,甚至误国误民。胡适先生笔下的"差不多"先生就是没有养成良好习惯,最终害死了自己。小时候,母亲让差不多去买红糖,结果他买了白糖回来,母亲责怪,他却说: "白糖红糖都是糖,差不多。"长大了,他要坐火车去外地,原本8点30的火车,可他到车站已经8点32,火车已开走了,他抱怨: "30和32差不多啊,火车咋就开了呢? " ……差不多?简直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莎士比亚说过: "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 。那么,如何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呢?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给出了答案: "习惯就是习惯,谁也不能将其扔出窗外,只能一步一步地引它下楼”。

                 ——陈顺                                   


ABUIABACGAAgqZ2i-gUo4ub8YzC4CDjQBQ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面对当前百年前所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当前错综变化的外部发展环境,面对当前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潮流。要实现科技的创新和突破,需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不懈的精神,因为创新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需要的是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需要的是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恒心,需要的是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初心。

                          ——彭俊江                            


用手帐的方式记录员工最精彩

最有收获的一天

让每位员工在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的道路上走得更坚定

同时用个人实际行动

带动公司积极向上的氛围


——唐婷
——朱华敏